红色延安 革命圣地
延安古称延州,历来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城区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汇,历史为兵家必争之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延安是革命圣地,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特殊位置,现存革命旧居140多处,如中共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所在地——王家坪(现王家坪革命纪念馆);中共中央旧址凤凰山;以及宝塔山、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等地。延安市区内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南泥湾旧址,吴起县、志丹县、子长县、安塞县革命旧址、旧居、刘志丹陵园、谢子长陵园、洛川县冯家村"洛川政治局会议旧址"等。延安土地广阔,人均土地面积27亩,土层深厚,光照充足,苹果、红枣、小杂粮等农产品品质优良,是世界.佳苹果优生区。境内有历史遗迹5808处,革命纪念地445处,珍藏文物近7万件,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
红色,一个跟国人的内心保持着持久对称的名词,一个令国人不断地缅怀而感戴的集体记忆。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为了一个崇高的目标,前赴后继,把他们的鲜血撒在神州赤土,他们或悲壮或惨烈,甚至是默默无闻地走过,但是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不该被忘记,要记住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故事,还该有他们的生命沉潜下来的民族精神,一种历史的永恒光波。 延安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轩辕黄帝的陵寝就安卧在延安境内的桥山之巅,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民族圣地。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延安以其特殊战略地位,许多中国古代名将在此施展文韬武略,演绎了一幕幕悲壮的史剧。
二十世纪上半叶,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民族英雄刘志丹、谢子长创立的陕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红军长途征战的落脚点。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十三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特别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培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柱。1982年延安市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1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延安地区,设立地级延安市。
延安具有丰厚的旅游资源,举世闻名的枣园、杨家岭、王家坪等一大批革命旧址,吸引了大批游客。雄奇壮美的壶口瀑布,象征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延安全市土地总面积5556万亩,土层深厚,适生作物众多,发展林果业前景广阔。在广袤黄土的深处,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石油储量4.3亿吨,天然气储量33亿立方米,煤炭储量71亿吨。
数千年历史文化积淀,孕育了韵味淳厚的黄土风情文化。粗犷豪放的延安腰鼓,高亢激越的陕北民歌,古朴精美的民间剪纸,热烈欢快的大秧歌,寄托着延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冀。
延安旷达的黄土高原风光亦是得天独厚。宜川县的黄河壶口瀑布,雄浑、奔放。金色的黄河水奋勇而下所形成的瀑布顿然使人心生活力;迷人的“天然公园”万华山则拥有千亩野生牡丹,争芳斗艳、姹紫嫣红,甚是美观;洛川塬的典型黄土地貌又凸显了自然的鬼斧神工。
延安有美妙绝伦的剪纸、面花,有异彩纷呈的农民画、毛麻绣。有唱不完的信天游,有吹不尽的唢呐曲。有享誉中外的安塞腰鼓,有粗犷豪放的洛川蹩鼓。它们南北有别,东西有派,县与县相异,乡与乡不同。延安的民间艺术博大精深,蕴藏丰富,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瑰宝,已挖掘推出了安塞腰鼓、洛川蹩鼓、宜川胸鼓、黄龙猎鼓、志丹扇鼓、黄陵抬鼓、吴旗铁鞭舞、子长唢呐、延长梆子、富县飞锣、延川大秧歌、甘泉莲花灯、木兰鼓舞等13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开发出了剪纸、面花、农民画、毛麻绣、泥塑、熏画、布堆画、豆粘画、石板画、根雕等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品种。全市13个县(区),已有安塞、洛川、延川、富县等四县先后被文化部命名为“腰鼓之乡”、“剪纸之乡”、“民间美术之乡”、“民间绘画之乡”等称号。
信天游又叫“顺天游”、“爬山调”,是陕北地区普遍流行一和种民歌行式。其基本格式是上下句结构的两句体,一般是上句起兴,下句点意,言简意骇,短小精炼。歌词大多是即兴编唱,这些口语化的诗句,语出惊人,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其内容主要以反映爱情、婚姻、反抗压迫,争取自由为主。陕北人唱信天游,既唱生活的快乐,也唱个人的忧愁;既不乏浪漫,又注重现实,是对生活美的追求和感情的寄托。歌词以七言为主,多用叠字、重字、重词。如“兰格英英”、“白格生生”、“红格彤彤”、“巧格伶伶的手”等等,因此常见一些不规则的八字、九字及十多个字的唱句夹杂其中。信天游的节奏大都十分自由,旋律奔放、开阔,扣人心弦、回肠荡气。
安塞腰鼓是延安黄土风情文化的一个奇葩,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象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安塞腰鼓有文鼓、武鼓之分,文鼓以扭为主、重扭动身姿,活泼圆滑;武鼓以打、踢、跨、跺为主。重击鼓表演,豪放热情,欢快有力,虎虎生威。它既有“柔”的魅力,又有“刚”的气魄。鼓点节奏分明,鼓声明亮。其动作繁复,变化神速,缠腰鼓摇头摆尾,过裆鼓腿势潇洒,下岔鼓稳健安祥,还有鲤鱼跳龙门、一条鞭、飞燕、三脚不落地等鼓法,宛若鹰击长空、气势如虹。表演时鼓手头拢白羊肚子毛巾,身着羊皮褂,脚扎绑腿或穿“英雄靴”,英姿飒爽,剽悍豪放。
延安剪纸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做工精美、特色突出,融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精神为一体,堪称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具代表性的有安塞、子长、延川、富县、延长、洛川和甘泉等县的剪纸艺术。延安剪纸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窗花、转花、角花、窗云子、窑顶花、炕围花、吊帘、枕花、鞋花和碗柜花云等。各地风格也不同。如北部延安、安塞一带风格粗犷、朴实、线条粗壮有力;南部富县、洛川、黄陵一带风格工细、华丽,线细如发丝,点小如针尖;吴旗县一带风格工巧、洒脱、线条细长而锐利,且多剜空的阳刻剪法。内容上,北部多为动物家畜和飞鸟家禽,南部兼有戏剧人物。在制作上,北部多为单色剪纸(红、黑、绿等),显得朴素大方;南部兼有用各种色纸剪贴的窗花,显得华丽优美。
革命圣地延安,它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这里有秦始皇修的世界上..条"高速公路"--"秦直道" ,此道.宽有60米,一般也有20米,穿越14个县,从陕西到达内蒙,总长有700公里。巾帼英雄花木兰,就是从这里"万里赴戎机"的。
杜甫 、韦庄、李元昊、司马光、杨文广、成吉思汗,有的在这里征战,有的在这里任职,有的途经这里,这些千古圣贤良将使延安的历史文化更加厚重、深远。 秦代大将蒙恬不但是统领30万大军北逐匈奴、收复河套和修筑长城的将领,还是改良和制造毛笔、为此后书法事业作出贡献的先哲。这也是"穷乡僻壤"的延安人为什么喜欢书法的基因所在。蒙恬、杜甫、韦庄、范仲淹、沈括、吴大澄等一些名士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众多诗文、摩崖石刻和碑文;毛泽东在延安时的不少题词和诗文书法,至今还在激励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延安的文化底蕴的确很深。
如今的延安人,把延安的文化叫作"三黄二圣"。 所谓的三黄,一是说黄帝陵在延安境内的黄陵县,一是说黄河壶口瀑布,在境内的宜川县,一是说陕北民歌、陕北剪纸、安塞腰鼓、子长唢呐等等所构成的黄土地文化景观。所谓的二圣,一是说这里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一是说这里是民主革命圣地。 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为延安市发展旅游业特别是发展红色旅游创造了极好的条件。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延安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用延安精神建设延安,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历史上.好.快的时期。延安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以红色旅游为龙头的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加快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产品的配套水平,加大旅游宣传促销活动,促进了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编辑 :刘子纬)